原标题:武汉专家攻克桃保鲜难题 获两项国家专利
桃子虽然鲜美可口,却不易保存,是很多桃农的“硬伤”,往往多能储存两天。但是近日这项难题却被武汉一轻工业科研所高级工程师张平安团队攻破,可以使桃子在常温下保鲜10天,获得两项国家专利。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涉及生物、化学、食品等,攻克以后可以不光可以应用于桃保鲜,其他域也可借鉴或使用。
据悉,,张平安的3人团队中,有留美的生物学专家,还有研究果树保鲜的硕士。对于桃子腐烂的原因,张平安在翻阅书籍无果后,进行上千次试验才确定主要原因为桃子的“呼吸跃变”,桃子摘下来后,空气中的乙烯就与桃子内部的受体相结合,加快了桃子的腐烂。其他原因还包括病原菌的繁殖,酶的作用和脱水等。
找到原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张平安团队使用了一种比乙烯更活泼的无毒物质——1-MCP(甲基环丙烯),贮存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膜的微胶囊中,通过缓慢释放能在乙烯之前与桃子内部受体结合,从而抑制桃子“呼吸”;还设计了一种ClO2的缓释装置,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桃子的腐烂,从而将桃子的保鲜期延长至10天。
相对于现在涂抹、浸泡保鲜方法的麻烦和有安全隐患,张平安的装置显得更为简单。张平安表示,保鲜所涉及的化学制品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如果形成产品,将来农民只需要在桃箱放入一个像防腐剂一样的简单装置,用塑料膜封闭起来,即可以保鲜10天。
对于投资者来说,不可谓是一个商机。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6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