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桃子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农科经济 >> 东海县桃林特色农业 富了农民口袋

东海县桃林特色农业 富了农民口袋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7/3/10 10:12:19打印收藏

原标题:连云港东海县:桃林特色农业 富了农民口袋

早春乍暖还寒,但置身桃林镇陈州村勤家庭农场的大棚内,犹如进入了夏季的果园,一排排桃树枝头上结满了青涩的果实,在绿叶掩映下煞是喜人。

家庭农场老板名叫徐勤。他说,自己已经种了20多年的桃子了,现在手上有10个日光温室大棚,主要种植油桃,主打提前上市这一优势。他告诉笔者,今年的花期刚过去不久,现在枝头上挂满了桃子,根据经验,早的桃子4月中下旬就可以上市。“我种植的桃子口感好,而且提前上市的价格高,可以多赚点。”该镇大李村的李振响今年种了6个高效农业大棚,看着挂满枝头的桃子,他的心里同样乐开了花。

近年来,桃林镇立足高起点规划、大规模开发、产业带动,大力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先后建成万亩设施蔬菜基地、省家蔬菜文化博览园和省内大的无公害蔬菜市场,设施农业建设在实现新跨越的同时,也让当地农民的口袋鼓了起来。

在该镇北芹村的万亩蔬菜基地,嫩绿的西葫芦长势非常喜人。该村仅有700户人口,有近500户人从事蔬菜大棚的种植,年创产值数千万元。各庄村是近两年刚刚投入到设施蔬菜产业中来的,园区内近百栋蔬菜大棚让村民年人均多增收2000元以上。种有3个大棚的村民张华透露,今年2个棚的西红柿实现了大卖,春节之后的旺季,仅西红柿每天都可以卖到三四千元。

“我镇设施蔬菜产业种植面积有,1.4万亩,主要是西红柿、西葫芦等,另外,油桃、西瓜的大棚种植面积也高达5000亩。”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万亩设施蔬菜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实现户均1个棚,彻底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每个大棚每年的收入在6到8万元,多达到十几万元。如今,桃林规模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29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黄桃成了闸上村村民的“致富果”
  2. 孝感有机大红桃成熟了
  3. 宜城市网上日销桃子一吨以上
  4. 施为:自家种的“阳山水蜜桃”成熟了
  5. 淳化水蜜桃没销路 成熟丢弃在田间地埂
  6. 至2015年底秦安蜜桃实现产值838万元
  7. 炎陵黄桃正式开售了
  8. 肥城桃搭上电商 每天都有100多个订单
  9. 浙江桃流胶病防治有了新突破
  10. 郯城100亩大棚蜜桃喜获丰收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