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刘川镇南山尾村土壤多为疏松深厚的微碱性黄土,日照充足而烈,对桃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为有利。村上结合“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推广新的栽培管理技术,建成了“千亩桃园基地”。
“这种桃叫朱白,甜度好,产量又高。”近日,靖远县刘川镇南山尾村村民李汉峰拿着自己种的鲜桃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刘川镇南山尾村土壤多为疏松深厚的微碱性黄土,日照充足而烈,对桃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为有利。村上结合“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推广新的栽培管理技术,建成了“千亩桃园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山尾村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梯次上市的布局,并积推广桃树标准化管理技术,使鲜桃优果率达到了70%以上。目前拥有白凤、大久保、陇密9号、重阳红等十多个品种,果品个大、色艳、汁多、味醇,受到消费者青睐,吸引了各地商贩前来收购。
“镇里通过农业技术员服务到村的方式,向我们传授桃树栽培和管理技术,帮助我们对桃园进行科学管理。”李汉峰说,“桃树防病抗病能力提高了,桃品种比价也高了。”目前全村已经发展鲜桃种植1500余亩,村民们与合作社签订合同,产供销一条龙,风险降低了,效益明显提高。“现在村民们住的不仅是砖瓦房,很多人还建起了二层小洋楼,有的人家还买了小轿车。”李汉峰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山尾村通过调整桃树种植结构,按照发展名优特树种思路,大力发展鲜桃种植,引进朱白等优良品种,试验种植面积500多亩,形成了以南山尾村为核心的2000亩优质鲜桃基地,每年经济效益达500多万元。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98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