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枝、追肥……这两天,石阡县五德镇团结村种桃大户徐文亮在桃园里忙个不停。
“感谢党的好政策,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有了新的希望、更大的奔头!”在海拔1100米以上的大山上,徐文亮认真地修剪着桃枝,“只要管护好,桃园不仅能让荒山披上绿衣,一亩桃园至少增收5000元。”今年50岁的徐文亮,8年前开始尝试种桃树,从40亩起步,如今已发展到200余亩。
“现在商贩上门收购,省心又省力,还供不应求。”徐文亮说,“以前路不好,商贩来一趟很不容易,运输成本高,本来能卖每斤1.5元的桃子,结果只能卖七八角。现在路修好了,桃子的订购价也大大提高。”五德镇万亩桃园的核心区有1万多亩,覆盖团结村和小鸡公村。“我们村的桃子现在有4000多亩,全村人均纯收入桃子占六成以上。”小鸡公村村支书邹雨池说。
过去,团结村和小鸡公村没有通村路,山多地少,基础设施差,村民都是守着石旮旯山受穷。
2014年,五德镇迎来了发展好时机。石阡县在整合交通、发改、扶贫、农业和水利等资金的基础上,投入5000多万元,对万亩桃园进行科学规划、精细化建设,完善产业路、蓄水池、选果棚等配套设施建设。
五德镇紧扣“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成立精品水果专业合作社,发展桃子、李子等精品水果2万余亩。以水蜜桃和黄桃为主,建起了石阡县五德镇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我们的园区不但是省级农业示范园区,还是3A级景区呢,目前已有5家桃园农庄。”五德镇镇长林雪介绍,通过举办桃花节等旅游文化活动,夏天来这里观光旅游的游客达8万人次。
看花、赏景,还可以认购桃树、体验采摘,“五德桃”不再限于石阡县城农贸市场的叫卖,而是被来自湖南、贵阳等地货车装运出山。
为提高山地利用率,五德镇还开展林下套种魔芋、林下养兔的融合发展之路。
目前,400亩魔芋长势喜人。通过发展精品水果和林下经济,预计每年可带动6000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8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