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浙江凤桥水蜜桃快要进入尾声
时近7月中旬,正是瓜果飘香之时。吃过了酸甜的杨梅、品过了多汁的槜李,嘉兴人早已习惯在此时迎来凤桥水蜜桃的品尝期。在嘉兴人眼中,甘甜多汁的凤桥水蜜桃就是精品桃子的代名词,然而今年品尝美味的时间恐怕所剩无几了。记者了解到,受天气影响,凤桥水蜜桃遭遇了前所未遇的大面积减产,桃园里已见不到桃农忙碌的身影,刚上市不久的桃子再过两三天就要下市了。
有的树上桃子掉光 端灾情前所未见
昨天下午,在凤桥水蜜桃的主要产地——凤桥镇三星村的临村公路上,农户们撑起遮阳伞,将摆满水蜜桃的三轮车停在路边招揽生意,每间隔几百米一字排开,绵延几公里长。
说起今年的收成,躲在遮阳伞下的农户高爱君脸上露出难色。她望着车上还没有卖出去的3笼桃子告诉记者,自家目前种了5亩水蜜桃,其中3亩是今年新种的,本想着在去年的基础上多赚一些钱,没想到遇上了果实大量骤减的糟糕情况。
“今年的天气太反常了,之前辛苦种下的桃树上挂着区区几颗成果,少的只有两三颗,多也不过十几颗,粗略算下要损失2万多元钱。村里不仅我一家遭殃,家家户户都是如此。”高爱君说。
高爱君所言不假,不远处的农户金阿忠今年已经60多岁,他自打10多岁开始种桃子以来,40多年里从未见过像今年这样严重减产的情况。
金阿忠说,今年他损失了近5万元钱,为了尽量减少损失,只好把价格往上提,往年卖60元左右一箱的桃子,今年涨到了70元以上。因为收成少得可怜,今年干脆放弃了送到合作社,“合作社的收购价是每斤8元,自己摆摊卖是每斤10元,既然产量少,还不如自产自销。”
凤桥镇三星村村长陈建林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果色美观,提高桃子品质,大多数果农会给桃子套袋定果。以往桃子在生长过程中,偶尔掉落几颗是正常现象,可是今年三星村的桃子却成片成片地掉入袋中,甚至整棵树上的果实都掉光,全村平均产量锐减了近80%。而没有掉落的仅存硕果,还要面对因病坏等原因造成的30%的损失。
“湖景蜜露是凤桥水蜜桃中数一数二的品种,眼下正是湖景蜜露集中上市的时候,原本果实在袋子里长大,在7月13日左右采摘,可是你看,整片桃林里哪儿还有什么果实。”陈建林带着记者来到附近的一片桃园,桃树下和水沟中散落着腐烂的桃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凤桥水蜜桃大面积减产?南湖区农经局工作人员介绍,水蜜桃大幅减产主要是受到了天气的影响。去年入冬以后,气候异常,长时间暖冬多湿天气令桃树休眠推迟,树体营养消耗大,而1月下旬突然而至的冷空气令冬芽冻害严重,开花结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今年春末夏初的多雨天气又雪上加霜,导致桃树大面积落果。
水蜜桃产量锐减 好在品质有保证
记者了解到,2014年,凤桥水蜜桃也遭受了一场减产危机,果实品质受到了影响。相比之下,尽管今年桃子歉收,外观还受到了穿孔病的影响,但欣慰的是口感上保持了应有的标准,湖景蜜露的糖度在13左右。
在凤桥镇水蜜桃合作社,社员宓女士和牟先生正忙着把品相好的水蜜桃装箱。因为品质仍有保障,合作社决定在包装上继续使用凤桥水蜜桃这一集体商标。
宓女士是三星村的种桃大户,家中种着30多亩桃树,提起今年20多万元的损失,她满脸愁容。她告诉记者,往年来合作社采购桃子的人,开来的车子在门口排起长队,有些是老板买去作为福利发给员工,一天卖掉几千箱不成问题。然而今年冷冷清清,一天只能卖掉两三百箱。
“不是因为客户不愿意来买,而是我们供不应求,产量满足不了客户的正常需求,大单子来了也不敢接。桃子供不上来,我们只好打电话通知老客户,如果今年要得多就不要来了。”
水蜜桃险推广见成效 果农获赔损失能减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南湖区去年5月启动了水蜜桃省级特色保险试点,今年是特色保险试点的第二年,延续了去年的政策,即在保额上设定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4个档次,满足果农的不同需求。保险费率为6%,每亩农户自负保费从24元到84元不等。由于今年反常天气造成的减产属于水蜜桃政策性保险的理赔范围,三星村大多数投保的果农将获得赔偿。
村长陈建林介绍,每亩5000元保额这个档次受欢迎。因为水蜜桃的亩产值一般都有1万多元,赔付两三千元起不了多大作用。每亩300元的保费,区政府承担了180元,占60%,省财政再补贴36元,为农户大大减轻了负担。
“前不久,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村里实地查看,与镇、村干部和农户代表商讨理赔事宜。不过,由于2015年次参保的时间是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而今年的水蜜桃减产跨越了花期、定果期、盛果期和成熟期,所以涉及跨年理赔。”陈建林表示,如果连续两年都参加了保险,获得的赔偿要实在一些。而今年5月新参保的果农,则无法享受到早春花期定损的理赔。按照保险条例,花期定损按保额的50%和损失率的70%赔付。
“实际上,花期的损失率定在70%后,盛果期的损失率只定到了30%。如果盛果期的损失率可以定高一些,果农会得到更多的理赔款。”陈建林说。
采访中,高爱君等几位受访者均表示投保了水蜜桃保险,但对于怎样理赔、何时理赔、赔偿多少并不了解。谈到理赔进度,人保财险嘉兴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批百万元赔款即将下发到账,第二批赔付方案也已经确定,正在收集农户信息。
据了解,南湖区水蜜桃种植面积有1万亩左右,今年全区参加水蜜桃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有2000多亩,其中凤桥镇占了大多数。尽管恶劣的天气给果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水蜜桃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减少种植风险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一直不愁没有销路 确保品质至关重要
凤桥水蜜桃是许多嘉兴人心中的一个烙印,更是凤桥镇的一张金名片。与水果中的“爱马仕”——桐乡槜李相比,凤桥水蜜桃的知名度显然高出不少,即便价格要比外地桃子高,但得益于近年来的宣传,一直不愁没有销路。
在市区农翔路的水果自产自销点,老蒋家种植的凤桥水蜜桃到傍晚就要卖光了,“今年每斤10元的价格比去年要高,但是市民们尝过后觉得甜,知道是如假包换的凤桥水蜜桃,还是愿意掏腰包买的。只可惜今年收成太差,卖完这一批就没有了。”
有销路、没桃子成了果农心中难以名状的痛。牟先生说,往年他也会争取来市区自产自销点的机会,但看着今年不多的收成,干脆懒得跑了,“反正都能卖出去,直接送去合作社反而更省事。”
因为凤桥水蜜桃保鲜时间短,从采摘下来到腐烂只有5天左右的时间,为了帮助水蜜桃更好地“走出去”,顺丰快递在临近三星村的公路边和梅花洲景区旁设立了两个“顺丰速递水蜜桃邮寄点”。工作人员姜树峰介绍,来这里邮寄的大多是懂得做微商的果农。
“要寄走的桃子先要用保护网包严,之后用隔板隔开,装箱后再用防冲撞的透气箱套好。除了过于偏远的地区,基本上都能保证2天之内送达。这阵子两个邮寄点平均每天要寄出200多箱。”姜树峰说。
在嘉兴市农经局种植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月华看来,擦亮凤桥水蜜桃的金字招和保证高品质尤为关键,“建议果农在栽培过程中注重精细化管理,保证品质、提高质量。比如进行疏果,虽然产量低一点,但是品质有保证。”
张月华认为,即便在灾害性天气的不利情况下,通过加开沟排水、清除杂草、病虫害防治等精细化管理,还是可以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他建议及时修枝和扭梢防止果树徒长,确保桃园光照和通风良好,为来年的生产打好基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17人参与,点击查看>>